三五八十 2005/07/09發表於論壇
 

歷史,為何又選擇天津及我們的使命和任務

  眾所周知,天津曾有過歷史的輝煌,如今再次輝煌,有似曾相識之感,但二者卻有著本質的不同。絕大多數天津人對此都有正確的理解,但也有個別網友在發貼中表現出知之不深,迷茫,疑惑,懷疑,我想就個人理解,說點看法。

  一、歷史沿革

  1860年,清政府簽訂了《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闢為通商口岸,從此天津成為外國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輸出資本的重要基地。成為侵略中國、欺壓中國百姓的據點和橋頭堡。與此同時,國內的官僚、買辦、富商、政客和清廷的遺老遺少也在天津買房興業,頻繁往來,使天津成為近代殖民政治、經濟、文化的聚合地。?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開展了為富國強兵而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以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自此,天津成了北方的洋務中心,開辦了一系列的洋務事業。首先是大力擴充由崇厚於同治七年(1868)創辦的天津軍火機器總局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工廠。在天津的洋務運動中,不但興辦了軍事工業,同時也興辦了一批民用工業,如采礦、冶煉、紡織以及中國最早的鐵路、電訊、郵政和大規模航運,設立了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華洋書信館(天津郵政總局前身)、天津電報總局。天津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天津早期的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加上各租界開辦的一批工業企業,天津的民族工業得以起步和發展,也誕生了天津工人階級。

  作為全國第二大商埠,位處京都門戶的天津,成為維新變法運動的要衝,並湧現出一位核心人物--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嚴復。變法運動失敗了,天津的維新派遭到鎮壓。通過變法維新振興中華的夢想破滅了,但天津各界民眾卻接受了許多先進思想的影響。

  『三北』地區的商貿中心。開埠以後快速成長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和港口貿易城市。尤其是在港口貿易的發展方面,被外國人認為是天津『潛在的力量』,『來日的發展自不待言』。對外貿易額與日俱增,促使天津很快發展成為華北、東北、西北等地的貿易口岸,越來越多的外國工業品從天津輸往『三北』和內蒙古地區。天津在開埠後的迅速發展,代表了『三北』地區被卷入國際市場的速度和程度。

  與此同時,各種具有競爭力的西方機器產品,越來越多地通過天津口岸輸往『三北』各地,而『三北』地區特有的農副產品也因出口需求的大量增加而不斷得到開發。可是自天津開埠後,由於國外市場對工業原料的需求,這些廢棄之物大都成了大宗出口商品,並使天津成為全國最大的皮毛和草帽辮出口口岸。漢口和福州輸往俄羅斯的茶葉,這時也改由天津陸路運至恰克圖,因為這條運輸線比海運至歐洲更能保持茶葉的芬芳,天津海關的茶葉貿易因此大盛。此外,天津進口的各種五金制品和日用品,如衣針、軸線、肥皂等等也都暢銷各地。到了20世紀30年代天津港的進出口總額已佔到華北地區的60%以上,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進出口貿易港。

  金融業異軍突起。城市經濟的繁榮以鹽業、中南、金城、大陸在天津並稱為『北四行』,他們的金融實力可與上海的浙江實業銀行、興業銀行和商業儲蓄銀行等『南三行』相比,並稱為中國南北兩大金融集團。工業投資總額僅低於上海,居全國第二位。

  天津城市的迅速繁榮,反映了天津作為中心城市財富的集中、人口的集中和經濟實力的集中;也代表了天津作為中國北方大港和經濟中心的特定地位,在20世紀30年代已經形成。

  天津,從她誕生之日起,便是一個開放的經濟型城市。天津的商貿歷史總在千年以上。唐宋時期,南北貿易在宋、遼對峙期間也沒有停止過,雙方的商船照樣在界河中行駛,兩岸的物資交流繁忙不斷。

  如今,天津地處中國北方黃金海岸的中部,不僅毗鄰首都,還是華北、西北廣大地區的出海口,是中國北方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的軸心,是亞歐大陸橋中國境內距離最短的東部起點。天津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貿易港口,擁有全國最大的集裝箱碼頭,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保持著貿易往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有多條國際國內航線,是華北地區最大貨運中心。天津鐵路樞紐是京山、京滬兩大鐵路乾線的交匯處。天津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發展。

  天津是華北一大工業城市,油氣、海鹽資源豐富,又有一定的工業技術基礎,現有工業門類多達一百五十四個,綜合性較強,主要有化工、冶金、軍事、儀表、電子、紡織、地毯、自行車、縫紉機、手表、造紙、服裝、制藥、食品等,並有一批暢銷國內外的拳頭產品。加工工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有利於新產業的開發。天津是華北重要商業中心和口岸城市,許多產品銷往全國,而以華北,華東,西北為主銷地區。國外同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天津又是我國北方重要港口,是首都北京出海門戶。天津港現有二十五個萬噸級以上泊位,雜貨吞吐量和港口規模分別居全國1、2位。有二十條遠洋航線,客運航線達大連、煙臺、龍口等地。天津還是重要的鐵路樞紐和航空港,京滬、京哈鐵路乾線在此交匯,大型的天津機場有多條航線可達沈陽、上海、廣州、桂林和香港等地。

  二、再次崛起

  溫總理在天津考察工作時指出:『濱海新區是天津的希望所在,加快濱海新區建設,不僅對天津,而且對我國北方的發展都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義。』

  溫總理說,我國有『東中西』三個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20年的經濟特區發揮了改革開放的示范效應,國務院批准的上海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浦東新區繼續進行改革,站在一個新起點上。濱海新區向前要怎樣發展,靠體制、機制創新。

  在視察的過程中,溫總理提到,濱海新區要向上海浦東學習。他提到浦東改革的『三著力』、『四結合』,都是把經濟體制改革與科技、教育、文化、政治等其他方面改革結合起來,並且強調:『浦東,沒有一個給錢的政策。』

  溫總理說,加快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是環渤海區域及全國發展戰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這步棋,不僅對天津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實施全國總體發展戰略部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宏偉目標,都具有重大意義。要把濱海新區建設成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的現代化新區。

  由此可見,天津的再次崛起,是我國總體發展戰略布局的歷史必然。

  三、兩次輝煌本質不同

  曾經的輝煌已過去,如今的崛起與前者有著本質的不同。他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決策下,中國人民自主地建設祖國,強勝經濟之舉。他是我國民族經濟總體布局,協調發展的一部分。更是為迎接,取勝於全球化經濟大潮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性舉措。是歷史和未來的必然。

  四、對比不同深曉重任

  首先如何理解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以明確我們的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從以政治探索為綱的國家發展布局來講,發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後,是可以理解的,而發展慢的我們自己及北方諸兄弟自是沒有優勢可言,窮兄弟誰靠誰?北京一家獨富,可是不但靠不住,還明裡暗裡同大家爭。這些都是現實,形成五十年了,不是一朝能改的,這也有其特殊歷史原因,是可以理解的。讓我們也分析一下株三角,長三角,如今友人說:相比深圳和浦東,前者依托的是香港,眾多的海外閩粵僑胞,中國大陸門戶初開始的第一道門,和廣東人的勤勞(工人的事實,南方人普遍勤於北方)浦東依托的是幾百年來就是富甲天下的江浙上面所列都是事實。那咱也說幾百年來歷史,百年前有香港嗎?廣州一帶的人民只有北上津,滬纔能得富,下南洋者,苦力居多,成富者甚少。株三角可以依托香港,但隨著香港和大陸貿易的自由化和低關稅,比如CEPA.,香港會僅依托株三角嗎;百年前江浙的繁榮是什??絲綢,茶葉,現在是什??改造後的國企,紡織,茶葉,私企,外商。紡織,茶葉既是傳統商品,又是危機商品,隨著WTO框架協議五年後實施在即和國內民眾的訴求,紡織業必遭重創。茶葉的出口幾乎為無附加值的傾銷,再加農藥殘留問題,已是奄奄一息。而改造後的國企,私企,外商纔是江浙的亮點。而這兩點對於我們北方來說,用魄力和政策是完全可以解決的,我們天津的國企嫁接改造也已基本完成。

  歷史的看,中國的發展只有上海,天津兩個龍頭,以後香港回來了,那就是三個。上海是江浙民族資本加洋買辦堆起來的,解放後又反哺與江浙,改革後基本良性循環。天津是北方山陝諸省,江浙,粵等民族資本加清政府和洋買辦堆起來的,解放後又反哺與北方諸省,基本只付出無回報。這就是基本脈絡。

  由此可見,天津的發展是早晚的事,現在中央政府規劃發展天津是十分正確的,也是有原因的,想一想,西部大開發為什?難?振興東北為什?難?搞經濟不是打仗,可以用農村包圍城市,現代經濟講的是區域經濟加核心引擎,這個核心引擎即是所謂龍頭,這個龍頭的選擇,確立,除了歷史因素外,還有地理意義。而天津是北方獨一無二的選擇。是的,現在周邊環境無法與株三角,長三角相提並論,這纔更是天津發展的意義,她關系到北方整體和中國總體戰略發展布局。多少年來,北方已遠遠落後於南方的發展,這與北方的政策,布局不無關系,要追上南方,讓中國整體發展,沒有大手筆是不行的,正如『環渤海中心城市發展規劃須突破十項思維』一文所提,其意義至少是要矯枉過正,催生大手筆。

  關於發展模式問題,我認為從規劃角度講,是個次要問題,重要的在於國家總體布局,搭建北方經濟核心平臺,沒有基礎的發展模式只是空談,更何況模式是不能創造的,它是經濟發展規律與人文環境的客觀綜合選擇,並且,一般意義上說,它只適於區域中個體城市經濟選項,而核心城市規劃是不可過於偏頗的。

  關於輻射三北問題,一是回頭看歷史就會明白,百年來清晰可查,觀地圖曉地理,帝國主義列強是很有經濟眼光的,強迫開埠天津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二是近代的航運發展,日韓的崛起,西伯裡亞的石油,天然氣,路海聯運等,都在天津的四周。天津自然要面向東北亞了。

  關於研發問題,一要靠自己,比如我們的中藥集團等,二要靠協作,比如我們剛剛與中科院簽署的全面科技合作協議等,三要吸引跨國集團的研發中心來落戶。我們的前景是光明的。

  長期以來,北方發展較慢,天津還是較好的,它在沒有中央政府一分錢投資的前提下,順應歷史必然,已創出了驚天的業績。可是面對南方,北方巨大差別這一現實,對北部中國的重癥需下重藥,開大方,出大力,纔能有所成就,這需要個龍頭拉動去完成這一使命,這一使命的任務是艱巨的。

  五、不負使命竭力拼搏

  了解了這一使命,任務的艱巨,接下來就只有在市政俯的帶領下,埋頭苦乾了。正象有網友所說,要靠天津人自己的力量,奮發圖強,建設家園,先完善我們的核心引擎功能。當然政策和中央及各省市的支持是自不待言的。十年後,當天津象今天的濱海新區一樣,一覺兒醒來後,耀了國人眼球時,我們或許會說,是天津的發展帶動,改變了北方,是北方的資源成就了天津的輝煌。當然這要一步一步的走,特別是城市間的政治,經濟,利益等也有個協調過程。我認為現在有做的是兩件事,一是呼喚長遠觀,既大手筆,二是韜光養晦,埋頭苦乾,不爭一池一地,不斤斤計較,先發展起來,沒有經濟地位就沒有說話權利,車到山前必有路。從發展的眼光看,北方只缺水資源,其他基礎資源都不遜於南方。

  注:參考資料來源於:

  1.北方網—城市快報

  2.新浪網南方周末專題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