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本詩集想到的

  前段時間,翻出一本破爛的實驗派詩集,年代久遠,紙質泛黃,收集的是80年代早期的一些詩歌,掐指一算,距今已近20年,估計再存幾個年頭就可以當古董收藏了。

  詩集裡面的詩,我既陌生又熟悉。說熟悉,是其中大部分詩我都讀過;說陌生,是覺出一種與以往不同的味兒。問題也就因此而生,攤到書香,向諸位大蝦求教求教。

  第一,為什麼詩壇呈陽盛陰衰之勢?作品收進這本詩集的作者大約有80多個,其中僅有兩名是女性,而且這兩名女性的詩也不見得出眾到哪裡去。如果當初編者的用意是紅花襯綠葉的話,那麼我可以說他的目的達到了。因為綠葉繁盛無比。那兩朵紅花不費點工夫你就看不出來。其實不僅是實驗派,放眼望去,古往今來,詩壇的陽盛陰衰似乎就是一個公理。女詩人的數目一直是屈指可數,擠破腦袋我能想到的也就那麼幾位:蔡文姬、李清照、秋瑾、冰心、舒婷、席慕容。當然你可以列出更多的名字,我一向孤陋寡聞這一點我承認。但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女詩人的數目會這麼少。如果說是封建時代,男尊女卑、女子無纔便是德等等萬惡的禮教壓抑了女性的纔華,嚴重摧殘了詩歌文化的健康發展,那麼當代呢?女性詩人依然寥寥無幾。按理說女性心思縝密細膩,豐富多變,再加上多愁善感,完全有理由橕起詩壇半邊天嘛!但事實上這片天99%還是由男性橕起的。她們都上哪兒去了?相夫教子去了嗎?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