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志願服務網> 政策文件 |
| 天津市完善社會應急力量協調機制 |
| 時間:2025年08月06日 編輯:孫佳怡 |
天津市應急管理局認真學習貫徹國家總體預案、突發事件應對法等制度創新成果,結合近年災害應對實踐經驗、機構改革職能調整和城市治理現代化需求,修訂完善《天津市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重特大災害搶險救援協調機制》(以下簡稱《協調機制》),聯合11個部門(單位)印發實施,為強化力量統籌、規范引導救援行動完善制度保障。 強化“雙輪驅動”,構建新協同格局 《協調機制》明確由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應急管理局作為雙牽頭單位,形成黨委政府協同發力的格局。市委社會工作部負責發揮志願服務統籌協調職能,會同應急管理部門加強社會應急力量志願服務隊伍建設;市應急管理局則側重於協調機制的建立、運行、保障和社會應急力量分類分級管理,確保救援行動科學規范。這一調整充分發揮了黨委在社會動員中的領導作用,同時依托應急管理部門的專業優勢,實現資源整合與高效調度。雙牽頭模式有效強化了組織保障,為社會應急力量的快速響應和高效運作提供了堅實基礎。 優化“權責配置”,築牢意識形態防線 根據近年來機構改革情況,《協調機制》更新調整為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委、市應急管理局、市衛生健康委、團市委、市紅十字會等11個成員單位,並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確保各單位分工明確、銜接順暢。值得注意的是,機制新增了市委網信辦為成員單位,重點強化社會應急力量參與救援行動網絡輿情管控,從意識形態層面築牢輿論防線,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為搶險救援工作順利開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聚焦“實戰需求”,增強機制可操作性 為更貼合天津救援實際,《協調機制》對原有分組模式進行優化調整,梳理規范流程,突出實戰導向。通過簡化協調環節、明確響應程序、細化聯動措施,確保在重特大災害發生時,各成員單位能夠快速響應、高效配合,社會應急力量能夠有序參與救援,切實提昇機制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為“搶大險、救大災”提供有力支橕。同時,還明確了社會應急力量的後勤保障、技術支橕、激勵表彰等配套措施,充分調動社會應急力量參與積極性,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應急救援生態。 融入“分類分級”,推動救援效能提昇 《協調機制》立足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要求,將社會應急力量分類分級測評納入核心任務。市應急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組織開展測評工作,根據隊伍的專業特長、能力水平等指標進行分類分級管理,並依據災害等級和救援需求精准調配力量。此舉既推動社會應急力量自身建設提質增效,推動社會應急力量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昇”轉型,也為應急管理部門合理調配力量、優化救援資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據,確保“專業力量乾專業事”,助力全市應急救援能力整體提昇。 下一步,市應急管理局將加強《協調機制》宣傳培訓,通過定期開展聯合培訓、演練,深化部門協作、檢驗運行效果,確保《協調機制》既“接地氣”又“能打仗”,為築牢首都政治、安全“護城河”提供堅實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