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身邊的感動故事第17期:三十載春風化雨 漢藏師生情綿長
|    首頁
總第 17 期
  三十載春風化雨 漢藏師生情綿長
名稱:天津紅光中學西藏班師生
故事概要:1985年,紅光中學開辦西藏班,成爲全國最早的三所內地西藏班之一,也是天津市唯一的藏漢學生共讀中學。多年來,紅光中學秉持“嚴、細、愛”的教風,西藏班教師從學業、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而在漢藏一家親氛圍中成長起來的藏族學生更將收穫的愛反哺社會、奉獻自己。
 
紅光中學的教師團隊有個特殊的“番號”——“24365部隊”,因爲他們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獻給了學校,獻給了藏族學生們。在校園裏,漢藏師生間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這裏沒有典型,因爲每個人都有故事;這裏沒有特例,因爲每個故事都那麼感人。30載的春風化雨,民族間的真摯情誼因愛而緊密相連。
    將愛化作奉獻 用真感情做好不進藏的“援藏”

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強地震。位於中尼交界處的西藏自治區部分地區震感強烈,其中聶拉木縣樟木鎮受災嚴重,而紅光中學高二二班扎西次仁的家鄉就是那裏。“家在山上,山體滑坡,房子沒了。”在得知西藏因尼泊爾地震受到較大影響後,紅光中學的老師第一時間逐一詢問了家在受災地區的學生,幫忙聯絡家人,給予幫助。

紅光中學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藏漢學生共同就讀的完中校。從1985年響應黨中央教育援藏的號召創建西藏班至今,紅光中學的藏族學生高中本科升學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大部分學生考入全國重點大學,爲西藏培養了數千名優秀的建設者,爲黨的民族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雖在遙遠的天津,但藏族孩子卻沒有身在異鄉的孤獨感

然而,在成績背後,紅光中學老師們付出的努力與汗水卻並不被大家所知。

在紅光中學讀書的藏族孩子,絕大多數是來自西藏邊遠山區的農牧民子弟,漢語水平相對較弱。爲了能儘快克服語言障礙、提高學習成績,老師們經常無償幫困難學生補習,趕上畢業班有時甚至會加班到夜裏11點。

已在紅光中學工作15年的宋潔剛擔任班主任時,班上曾接收了一名從那曲地區班嘎縣來的叫做澤旺久美的學生。上課時,久美總是瞪着大眼睛,特別專心地聽講,但每次考試成績卻出人意料的差。宋潔看出了久美的異常,把他找到辦公室談心。面對老師的關切,這個男孩竟然失聲痛哭起來。他用不流暢的漢語喊道:“我不在這裏唸書了,我聽不懂,也學不好,我想我阿媽,我要回家。”當宋潔看到久美用漢字、拼音、藏文混合寫成的雜亂筆記時,一下子明白了這個自尊心很強的男孩這段時間心裏積存的苦悶與委屈。“聽不懂漢語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你漢語頂呱呱,那還到這裏學習什麼呢?我知道你是個堅強的康巴漢子,這點困難難不倒你。”宋潔一邊給久美擦眼淚,一邊鼓勵他。從此,宋潔經常和久美談心,從漢語拼音入手給他補習功課,幫他批改筆記。時間久了,相處熟了,宋潔發現久美特別愛唱藏歌,就鼓勵他學習漢語歌。當同學們熱烈地掌聲一次次響起時,久美開心地笑了。克服了語言障礙,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曾經陽光開朗的澤旺久美回來了。畢業時,久美拉着宋老師的手激動地說:“當年沒有您的鼓勵,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真心地向您表示感謝。”


藏族女生扎西朗措參選第十四屆天津市十佳中學生評選

2010年6月,正在西藏昌都市進行中考的學生澤旺江村突發腸痙攣,腹部劇痛難忍。監考老師發現後,立即通知陪同他考試的紅光中學老師李妍。看到滿頭大汗的江村,李妍特別心疼,但她並沒有表露出來。她問江村:“老師問你,你還能堅持考試嗎?如果能,咱就把試考完,如果不能,咱現在就去醫院。”澤旺江村感受到了老師的期盼,堅強的他向李妍點點頭:“我可以,我要繼續考試。”李妍爲江村倒了杯熱水、給他加油後,便退出了考場。在旁人看來,李妍太過冷酷無情。“來內地讀書的藏族孩子,一部分是家裏條件好的,他揹負着整個家族的榮耀,不能讓家族丟臉;而另一部分家裏條件差的學生,能出來讀書本來就很不容易,他更承擔着改變家族命運的使命。”雖然頂着強大壓力,但李妍說她從沒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離開家鄉,在天津學習生活的三四年時間裏,藏族學生付出的辛苦我們比誰都清楚,他們的榮耀與使命也同樣在我們肩頭。”


李妍和藏族學生們一起包餃子

在紅光中學,教師的聘任條件和考評標準不單單是教學業務能力,還需多一份耐心和責任心,要將尊重、關懷和幫扶時刻融入工作中,把藏族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初三一班的扎西尼瑪患了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高燒不退。班主任劉穎聽到這個消息,馬上趕到扎西尼瑪的宿舍,把他送到了醫院。掛號、取藥、打針、安排入院……劉穎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扎西尼瑪的嘔吐物、排泄物沾滿了衣褲,這個年輕的老師二話沒說就把孩子的髒衣服拿進洗衣間,親手洗了出來。病友們看到這一幕,都爲劉穎豎起了大拇指。虛弱的尼瑪在病牀上睡着了,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看見老師正坐在自己身旁,專注地盯着輸液瓶。就在這時,劉老師清楚地聽到這個男孩輕輕地叫了聲:“阿媽!”

    將愛化作感恩 讓漢藏一家親在中華大地蔓延

前陣子,一條“西藏女孩火車上智救被拐婦女”的消息在微博、朋友圈裏被瘋狂轉發,一時成爲大家熱議的焦點。這名西藏女孩就是天津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的大二女生澤仁永措,來自西藏自治區昌都市。2006年,因參加政府的助學項目,她來到天津讀初中,當時所就讀的學校正是紅光中學。

“小澤在校期間就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從紅光中學走出去的藏族孩子,一個賽一個,都是好樣的!”談及澤仁永措的救人事蹟,紅光中學書記孫玉龍自豪地說。除了學業上、生活中的教導與關懷,紅光中學一直以來也將藏族學生的品德培養放在重點位置,把 “加強民族團結,增進民族情誼”作爲教育工作的思想指南。


藏族學生們到養老院爲老人們做服務

2008年,紅光中學成立了“‘藏韻’愛心學生社團”,一屆又一屆藏族學生把愛心播撒到了津城的每一個角落,與天津市民結下深厚的感情。利用課餘時間,藏娃們走進養老院,給老人梳頭、剪指甲;走進武警部隊,與戰士們聯歡;走進天津客運站,爲旅客們服務……建昌道街13個社區的居民提起紅光中學的藏族學生,都親如一家。每逢節假日,居民們就會邀請學生們來自己家中做客,與他們拉家常、包餃子、吃團圓飯。而藏族學生們更會主動到社區裏幫忙打掃衛生,臨近春節還會向漢族同學學習寫春聯。“民族團結地久天長,國家興旺日新月異”筆法雖然稚嫩,卻寫出了漢藏一家親的感人話語。藏族學生晉美格丹在作文中曾寫到:“我在天津找到了家的感覺。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有兩個家,一個在拉薩,一個在天津。”

紅光中學給了藏族孩子一段獨特的求學經歷與人生履歷。當他們融入社會時,他們學會了感恩,變成了愛的使者。


藏族學生與天津市民已親如一家人

三四年的求學時光轉瞬即逝,畢業班的藏族學生將收拾起行囊,把感恩與愛裝進心田,告別亦父亦母的老師,離開亦家亦鄉的天津,在學校的護送中返回西藏。“派教師護送畢業生返藏是紅光中學的傳統。多年的朝夕相處使他們早已成爲我們的孩子,只有親手把他們交回父母手中,我們才能放心。”嘴上說着“放心”,可心裏卻難以割捨。現任高三年級組長的孫鐵林清晰地記得,2012年的那個夏天,爲了給剛剛結束高考的藏族學生放鬆心情,學校組織大家去薊縣旅行。面對即將到來的分別,孩子們偷偷商量着給老師送上一份難忘的禮物。旅行結束,即將登上返程大巴時,幾十個藏族學生站成一排,每人手持一條潔白的哈達,向老師齊聲道謝。平日裏不苟言笑、嚴肅認真,甚至讓學生們“怕怕的”鐵漢老師,此刻也無法抑制激動的淚水。

在拉薩火車站,這樣的情景每年幾乎都會上演一遍——學生緊緊擁抱老師,依依不捨地話別:“您要保重身體,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是您的學生,永遠不會忘了您!”;有些家長漢語不好,只能一次次地對着老師鞠躬,一遍遍地重複着:“謝謝,謝謝!”;往屆學生們聽說母校的老師來了,無論生活工作在西藏的哪個地區都會專程趕到,爲的就是看一看曾經的“親人”……

美麗的格桑花,生長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它喜陽光、耐風寒,被藏族羣衆視爲愛與吉祥的聖潔之花。在遙遠的渤海之濱,一朵朵格桑花被愛護的雨露滋養着、被團結的光芒照耀着,所綻放出的絢麗色彩正在中華大地蔓延開來。(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楊奕)

 
北方網出品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