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順其自然”:師大曾經非常時髦
師大的禮堂還在80年代時,每週放一次電影,很火爆啊,那時的娛樂手段也太單一了。曾經在計劃經濟時代,師範生是有國家補助的,一部分補助直接補在食堂,當時,師大的伙食可是天津高校中最好的,那時校外的人要換個飯票還要託人找朋友呢。八里臺校區曾是河西區綠化先進單位,校園裏有不少大樹,不知以後將做何用。二教和三教樓前的海棠花開時,也是挺漂亮的。
網友“彩雲”:老八里臺是這個城市文藝符號
“八里臺”有文化,坊間曾一度有這麼個說法。南大、天大、師大,外加上新文化市場、琴行、書店、音像店,還有數不清的留學生和神頭鬼腦的文藝青年——老八里臺是這個城市文藝符號,它高端、商業、學府,有着熱情洋溢的年輕氣息,與四通八達的八里臺立交橋混合在一起。
網友“俏公子”:引導了天津青年人文化消費的方向
老師大旁邊,原來的河沿路市場建於1992年,消失於世紀末的1999年。一條很窄的臨河小街,兩邊的店鋪和攤位主要經營圖書、文具及音像製品。引導了天津青年人文化消費的方向。
網友“吮起自然”:我是師大05級的
我是師大05級的,沒趕上三宮六院的時代。幸福之中,帶些遺憾。看着自己的母校最有歷史風韻的一片校園又要面臨着拆遷,不免有些傷心難過。建新與存舊之間難道有矛盾?不提也罷。
網友“mailzhxy”:學校的老師也都反對搬遷
八里臺那地段地價多貴啊,正好還貸款。學校的老師也都很反對,可惜了那些建築。逸夫樓和心理研究院那個樓保留,畢竟眼動儀之類的設備還都在那兒。
網友“jixin008”:我是1985年師大畢業生
我是1985年師大畢業,前兩年校友活動去看了師大新校址,不知道這麼快這裏就拆了。
網友“maning9”:回憶也灰飛煙滅了
六裏臺賣了,我的大學回憶沒了,現在八里臺也賣了,連那點選修課的回憶也灰飛煙滅了。
網友“愛王菲的歌”:別了母校
別了母校,曾經打球的操場,曾經吃飯的食堂,曾經住過的宿舍,曾經苦讀的學堂。
|